时间: 2025-08-12 16:08:49 | 作者: 时尚商务
海关总署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进出口规模约达1.32万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出口1.03万亿元,增长4.7%;进口2911亿元,增长9.3%。
作为数字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这份成绩单,也反映了中国数字贸易的强劲发展势头。
近年来,中国数字贸易发展驶入快车道,日益成为中国外贸发展的新趋势与经济稳步的增长的新动能。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数字贸易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途预测报告》预计,2025年,中国数字贸易市场规模将突破4.5万亿元,2030年有望达8.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2%。
数字贸易的迅猛发展,与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格外的重视数字贸易发展,持续释放政策利好效应密不可分。
在国家层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白准确地提出,创新发展数字贸易,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积极发展数字贸易列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之一;《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促进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为塑造对外贸易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贸易强国作出更大贡献;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培育数字贸易新增长点纳入重要工作范畴;《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将数字贸易作为自贸试验区贸易政策体系的一部分,围绕数字贸易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等。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数据中心副研究员宋思源表示,作为外贸发展的新增长点,今年上半年,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中国数字贸易在稳外贸方面发挥的作用愈发凸显,且各细致划分领域呈现明显的创新发展特征。大多数表现在三个方面:
在数字产品贸易方面,数字内容产品出口日趋多元化,网络文学、数字游戏、网络动漫等形成明显的“文化出海”趋势,在贸易增长的同时,也发挥了传播中国文化、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作用。
在数字技术和数字服务贸易方面,中国企业积极面向全球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其范围从远程办公、在线教育、数字娱乐等消费互联网服务,到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产业互联网服务均有涉及,推动中国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形成出口优势。
在数据贸易方面,中国正积极构建安全与发展并重的跨境数据流动治理体系,在法律和法规、政策机制、技术支撑、国际合作等多重维度协同发力,为下一步有效释放数据贸易发展的潜在能力奠定稳固基础。
在地方层面,上海、北京、重庆、深圳、江苏等地分别印发《上海市推动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高水平发展的实施方案》《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施方案》《重庆市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方案》《深圳市推动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施方案》《江苏省创新提升数字贸易推动服务贸易高水平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专项支持政策和行动计划,加码布局数字贸易产业。
“数字贸易已成为各地外贸创新增长的新引擎。今年上半年,各地结合自己产业基础及特色优势,实施富有针对性的务实举措,推动数字贸易在规模增长、模式创新、生态完善等方面取得有效进展。而各地在规则对接、数据跨境流动机制等方面开展的先行先试,也为从国家层面完善数字贸易治理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 。”宋思源如是说。
谈及未来中国数字贸易发展,宋思源建议,加强完善数字贸易创新发展政策体系,建立完整数字产权保护及利用、跨境数据流动监管等基础性制度规则,更好释放数字贸易增长潜力;持续强化数字贸易发展优势,加大对数字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不断的提高数字贸易核心技术水平;强化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机制、加快构建数字信任体系等,营造更为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国家数字贸易专家工作组成员郑伟表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数字化的经济第二大国,中国数字贸易的发展前途十分广阔。新时期,应充分的利用好中国数字经济基础雄厚、数字技术领先、应用场景广阔、市场容量巨大等先发优势,充分释放数字红利,在数字贸易发展定位、国际规则制定、法律和法规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做稳做实,使之成为推动外向型经济高水平发展的新动能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力军。建议加强数字贸易发展顶层设计,明确数字贸易发展趋势;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贸易发展基础;加快数字产业化进程,提高数字贸易发展活力;完善数据监督管理机制,试点数据跨境安全流动;热情参加国际规则制定,大力拓展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