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12-25 19:26:20 | 作者: 时尚商务
2001年,进入商贸流通行业,用了10年时间,年销过亿,成为当地纸卫品经销商标杆。
2019年,砍掉传统商贸生意,集中全部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B2b,背水一战。
2023年,覆盖本地15000+小店,月活跃网点5000+,SKU数8000+,涉及酒饮、休食、粮油调味、日化百货等品类,年销售规模3亿元。
最后的结果是成功的,但是很难想象,一个传统经销商在2015年就开始尝试区域B2b转型,并且在四年持续亏损的情况下,仍然敢投入所有的资源去拼。
带着这些疑问,笔者特地到南宁拜访了怡家之星创始人胡炜。在交流的两个多小时里,胡炜先生分享了他转型B2b的实践,以及对商贸流通生意的思考。
在进入商贸行业之前,胡炜在一家做有色金属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工作。后来企业解散,胡炜做了卫品二批车销的工作,算是郑重进入了快消行业。
2001年,胡炜开始自助创业,成了商贸公司,主要经营纸卫品类,覆盖本地的KA和中小型超市。
按部就班发展了十多年,到2013年的时候,就做到了销售规模过亿,成为当地纸卫品的头部经销商。
正是在这一年,和怡亚通建立和合作,在金钱上的压力上得到了缓解,也进一步拓展了一些渠道和品牌。
但此时胡炜已经感受到了市场在发生明显的变化,电商的冲击下,商超的生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所以在2015年的时候,胡炜开始尝试做网页版的B2b订货平台。最初的想法还是以商贸生意的角度思考,过去一直做商超生意,现在通过B2b可以做小店生意。
胡炜告诉新经销,在刚开始做B2b的时候,确实是“无知者无畏”,一路遇到了很多波折。
对B2b模式的认知不够,早期还是以传统的商品思维在做,导致一些方向性的决策错误,从2015-2019年,长期处在亏损的状态。
在这一阶段,亏损很严重,怡亚通计划停掉这一个项目。但胡炜认为,模式本身肯定没问题,未来一定是有前景的,所以最终选择回购股权,承担上千万的负债,坚持去做。
2019年4月,办理了工商手续,做了正式的交接。在切换系统后,胡炜主动将传统的商贸生意一道砍,集中资源和精力做B2b的业务。
胡炜告诉新经销,尽管这几年是亏损的,但是整体是在向好的发展,而且让我感觉生意更健康。
传统的商贸生意是以品牌商为主导。经销商的作用是拿钱、垫资、压库存,然后在规定的区域和规定的场所卖规定的货,卖什么货和怎么卖,更多的还是要听厂家的。
B2b的生意主导权在自己手上。角色的转变,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货盘是自己去主导,终端的关系自己去主导。
在传统商贸生意中,经销商做跨品类生意是很难的,因为不同品类的特性差异很大,跨品类如跨行。
B2b最终是做全品类的生意,在货盘的组织中,一定要具有跨品类管理的能力。怡家之星通过这四年的时间,逐渐摸索出来了跨品类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做传统商贸生意,应收账款是最让人头疼的,尤其是商超,账期长坏账多,而B2b做的现金流生意,先付款后发货,资金盘比较稳定。
而且怡家之星通过B2b还扩展了更多的企业团购生意。过去企业团购的对象通常是大商超,原因很简单,货品足够全,SKU多,可以自有组合。
怡家之星能比超市做的更好。商品同样能满足,但是怡家之星可以做单独分拣,帮企业实现个性化的定制。
最后坚持也得到了回报,通过五年时间的全力投入,怡家之星现在覆盖了15000+网点,生意实现了数倍的增长,且能否稳定的盈利。
同时,在广西桂林、北海、防城港、贵港、宾阳、平乐、兴安、全州等地开仓,预计2025年前完成广西全覆盖。
从2015年到现在,9年时间,怡家之星在做B2b的过程中,从摸索到成熟,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运作体系。
胡炜告诉新经销,经销商转型做B2b,既复杂也简单。复杂是因为和传统商贸模式底层逻辑不同,一个是服务品牌,一个是服务门店。
而简单则是其拆解出来,把组织、商品、门店、运营五个模块做好,就能进入较为稳定的状态。
怡家之星的组织架构分为五个部门:系统商务部、采购部、销售业务部、仓储物流部、财务部。
系统服务部主要是定期维护软件系统的,仓储物流部、财务部和传统商贸公司区别不大,这里主要分享一下采购和业务的管理。
采购主要负责选品、汰品、活动方案制定等。按品类划分,酒饮、休食、粮油米面、日化百货,每组2个人。
其核心考核两个维度:毛利率和缺货率。比如毛利率,某个商品毛利是10%,还是15%,对应的奖励金额是不同的;缺货率,是维持货盘稳定的保障,商品整体的缺货在不同比例下,也对应不同的奖励金额。
业务主要负责信息传递、门店开发、订货、服务等。按照片区划分,每个业务跟进200多家网点左右。
业务员的工资大致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40%基础工资+60%激励奖金。激励核心分为:客户活跃奖金+客户等级奖金+品牌执行奖励。
第一、找周边便利店的数据,拿到十几家门店的商品结构数据,找到TOP2000~3000的单品,把整体的单品数压缩到2000~3000SKU。
第二、在商品的结构上,还是基于品类,一二三线商品组合,分别对应不同的价格带。
在规格上,主要做便利店的规格,小规格商品,比如旅行装、便携装的,尽可能的避免大规格。
同时,要收集门店的长尾需求,虽然单店的量很少,但是门店的数量多,基数就大了起来,而且利润会更客观。
比如短保品类,在大健康的趋势下很火,7天、30天、60天保证期的产品,还没有很强的品牌心智,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一些区域性品牌。
门店管理上,清晰B2b的用户是中小门店,所有的动作都是在围绕着如何让提高门店的单产。
对于中小门店来说,底层的需求无非是,商品供给、商品的价值、物流配送、门店服务四个部分。
有些经销商做B2b容易走入误区,卷到价格战中去了。有一点需要强调,卷价格是没有尽头,对手很多,你不可能比所有的平台价格都低,而且你也拼不过资本。
所以经销商把综合能力做好,商品供给、商品的价值、物流配送、门店服务,每个维度做到70分,综合分数一定只比单个维度做到90分强。
运营管理上,B2b是一个常态化的工作,各个平台前段的app和小程序都差不多,不需要太多运营的技巧。
核心注意一点,B2b和B2C的客户属性完全不同,一个是小店老板,一个是消费的人,绝对不可以把B2C的运营方式照搬照抄挪用到B2b。
当前的区域商超没有不下滑、不焦虑的。焦虑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改变,所有改变的思路,最核心的便是: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优化商品结构,对经销商来说,最直接影响是零供一体化。
区域商超改造的好,零供一体、经销一体,减少经销商数量,提高对经销商能力质量的要求;区域商超改造的不好,关停跑路,经销商也是最受伤的那个。
其实转型成功的案例有很多,有做B2b成功的,有做社区团购成功的,还有往线上转成功...
条条大路通罗马,关键的问题是你要找到符合自己的方向,并且思考三个问题:能不能坚持?能不能克服困难?怕不怕亏钱?有这个决心之后,再全力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