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4-17 13:20:09 | 作者: 时尚商务
据大洋网报道,在如火如荼进行的老西关“微改造”中,十三行周边的故衣街、豆栏上街、装帽街改为了步行街,十八甫路、和平中路、杉木栏路等则进行外立面装饰。看着这些路名,老西关人感到很亲切,而“新客家人”则不免疑惑:“栏”是啥意思?“甫”是啥意思?还有冼基东路的“基”又是啥意思?事实上,这些路名中保留着很多跟商贸有关的历史记忆。通过这一些路名,人类能看到广州当时的业态模式、贸易集散地的形成历程及影响。
古人常把接待远方来客称为“怀远”,又把供给递送公文来往使节、官员暂住和换马的场所称作“驿”。明代永乐年间在当时广州城外珠江边的蚬子步一带,设立怀远驿,以接待“诸蕃贡使”,那时还没有所谓的“十三行”。怀远驿由于专门用来接待外国使节或使团来华贸易与居住,可谓是当时的“国宾馆”。
从事岭南城市建筑历史研究方向的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研究员孙海刚介绍道,广州城格局在明代时候就基本确定雏形了,东边的城墙到今天的越秀南,东濠涌就是原来的东护城河;西边到人民路,今天的人民路主要是在原来西城墙墙基上筑起来的。当时也有西濠,只是在民国年间拆城筑路才将其变为暗渠。而在宋代年间,西关一带还属于城外的滩涂地与农田。
直至明代永乐年间,在广州城西设怀远驿,西关的商业才算是快速地发展。怀远驿由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官方机构“市舶司”管理。中国官吏在这里检查外国船只运来的货物,并进行抽税和收购。外国人则在这里通过从事中介贸易的商人——“牙人”,把中国官府收购后剩下的货物卖出,买回中国产品。当时的珠江江面有四五百米宽,怀远驿就在江边上,共设有约120间屋舍,外来使节可以直接上岸,入住“国宾馆”。
不过,到清代以后,康熙年间,广州成为全国五个通商口岸之一,乾隆年间,更是“一口通商”靠广州,随着西关人口越来越密集,珠江北岸不断向南伸展,怀远驿已远离江岸,就被废弃了,在其南面出现了十三行夷馆。慢慢的,怀远驿变成一条巷子的名称保留了下来,120间驿馆则已烟消云散。
一说是跟“埗”谐音,就是码头的意思,当时的西濠与大观河两岸均建有大量码头。另一种说法认为是“村”的意思,当时西关属于城外,明代以前这一带就有村了。还有一种看法认为“甫”即“铺”,是明末商人的自卫组织。当时黄萧养起义,西关街圩便自行组织,以防盗贼,在街头街尾设立栅栏,建筑门楼用来防守,每一段街圩为一甫,各甫自建码头,称为“水脚”。
同时在明代出现的西关老地名,还有第一甫到第十八甫,这当中同样保留着早期的商业气息。
“西关一带的整体地势是由东北往西南依次降低的。东西两条濠涌的水都是从白云山下来的,越靠近山地地势越高。当时,第一甫就在今天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西侧、第一津街一带,之后顺着西濠一直往南,依次出现了第二甫到第八甫,这八个甫都建了一些房子,是当时的商业街圩,因靠近西城门,进出买卖都很方便。但到了上下九这里,此前都是沿着西濠南北走向,在这里转而向西变成东西走向了。”
为什么会转向?孙海刚说,过去西关有“十里红云,八桥画舫”的美誉,最有名的几条河包括了上西关涌,下西关涌,还有一条就是第九甫以南的大观河。“第八甫到了这里被河截断,不能再往南,于是沿着河向西走,本来也叫第九甫,但因太长,所以地势高的一段叫做上九甫,地势低的叫下九甫,恩宁路交接的这段就是第十甫,之后往南转,出现了第十一甫,再往东转,到第十二甫,就这么沿着河流一直绕行,直到回到西濠附近,又往南再转西,就是第十七甫、第十八甫了。可以说,在明代,一至十八甫都是商业聚落;到了清代,这里就变成了纺织机房区,从全国各地来的生丝,在这里集中加工变成绸缎,销售到世界各地。”
从小就在十三行一带长大的广州历史背景和文化研究者韩礼也表示,到上世纪30年代,十八甫还有很多做生丝、丝绸生意的。
冼基路:东连康王路、西连十八甫南路、南靠杉木栏路、北靠和平中路,分为东西两段,东段叫冼基东,西段叫冼基西,街道全长350米、宽5米。
随着行商们在十三行周边聚居,居民区渐渐扩大,各种生活保障设施也日益完善。而即便是中医馆,在这里也是成行成市的,呈现出广州所独有的集散地模式。像今天还保留的冼基路,就是当年闻名粤港澳地区的“中医街”。荔湾区志显示,光绪十九年春,孙中山在广州西关冼基开设东西药局,陈少白帮助料理店务。
为什么路名当中会带“基”字呢?由于以前西关是一片沼泽地,居民入住以后,开始筑基围,排水涝,种水稻,种荔枝。一些家族聚居的地方,就以其姓来命名,冼基最初便是冼姓家族的居住地。《广州西关风华》中记载,仅明朝万历年间,江西布政司参政冼懋章一族人就至少有两三百人在此地聚居。清代以后,才发展成为中医一条街。
韩礼的爷爷韩绍康有“岭南名针”之美誉,当年他的中医馆就在冼基路上,距离孙中山的东西药局几十米远。上世纪50年代,红线女曾住在他们斜对面,还到韩绍康的医馆里看过病。因此,韩礼自小对这一带非常熟悉。
“当时能够在冼基开医馆的,都要有一点绝活,有一定名气。今天,冼基存下来的建筑物以清末民初的比较多,属于洋楼风格,多为两三层高,跟传统意义上两进、三进的西关大屋不同。”
韩礼说,当年爷爷建的两层小楼,花园很大,后来拆掉了。今天,他们家还有一座两进的西关大屋,在梯云东路靠近和平路附近,那也是爷爷早年买下的。“抗战期间,冼基大部分医师都逃难外迁,抗战胜利后陆续归来并逐渐迁往今天的和平路西一带开业,爷爷也不例外。”
今天,虽然冼基已难觅传统的中医馆,周边却依旧是医药企业的聚集地。像广州医药有限公司、广州清平中药材市场等广州重要的医药企业批发商业市场都在冼基附近。
桨栏路:东起光复南路,西止杨巷路与长乐路交汇处,十字路口处于十八甫路相接,长302米,宽12.5米。
最早,桨栏路是专业的船桨市场,是旧时广州船运发达的见证者。但随着蒸汽时代的到来,船桨需求量下降,桨栏路一度成为中药铺的集散地。苏格兰人约翰·汤姆逊1873年出版的《中国与中国人画报》中有照片清晰地显示出这里曾是药铺街。据韩礼介绍,当时桨栏路主要做的是药膏、药丸等成药生意,一直持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私合营之前。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桨栏路又变成了服装集散地,且以童装为主。不过,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政府开辟了一个专门的童装市场,桨栏路渐渐又变成了各种服装服饰、鞋材鞋饰、丝带印花、礼品包装饰品等材料的批发集散地。
有意思的是,桨栏路还曾是广州最早的花市所在地。自上世纪初到50年代中期,广州的中心花市都设在桨栏路,人们在马路两旁搭架做花档。每年农历12月28日开市以后,一直到大年除夕深夜12点,甚至延续到凌晨一两点,花市才渐渐散去。
在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中,桨栏路作为传统特色地段被发掘出来,这一路段南向102号至144号、北向101号至137号,建筑大多以3层楼高为主,外墙为批荡石米及雕波浪花型,花窗和圆柱古色古香,初步考定为清末民初建筑。
随着珠江江面的不断南推,随着清代广州“一口通商”地位的确立,十三行取代了怀远驿。当年,其覆盖的范围约为今天的东至仁济路、西至杉木栏路、南至珠江岸边、北至十三行路。
孙海刚说:“十三行即十三家洋行,明代时即有此称呼,但其实到清初时洋行已远不止十三家。当时除了十三行之外,在其周边还分布有大量传统的栏口贸易。以前广州有72行之说,其中栏口贸易就在72行中占了很大比重。栏口就是商品的集散地,代客买卖,也叫货栈,比如有杉栏、猪栏、鸡栏等。每一个栏口相当于一个大的专业市场。”
每天,广州及周边比如顺德、佛山等地的栏商们拉着货物过来交易,譬如说贩牛的,上岸后就到牛栏交易。像今天还存留下来的桨栏路,表明当时是卖船桨的,杉木栏路则说明当时是卖杉木的,装帽街是卖帽子的……可以说,栏口就是今天批发商业市场的前身。
“杨巷路附近有个光雅里,当年瓷器行林立。广州人习惯将日用瓷器称‘缸瓦’,但用在路名上不好听,于是就将缸瓦改为谐音的‘光雅’了,以图好意头。”说到好意头,今天仍保留下来的“三宝”路——宝源路、宝华路、多宝路,也是在清代出现的。孙海刚介绍道,清代随着西关商业的发展,人口剧增,新兴的富商们便在西关附近筹建住宅,还有就是一批洋行买办,因经常在珠江江边活动,也选择在西关建房定居。于是便在下西关涌郊区一带择地建屋,开辟成了宝华区。之后宝华区也明显不够,又把上下西关涌之间的平原开发成住宅区,逐渐形成了宝源大街、多宝大街等住宅区,到民国时期就全部开辟成宝源路、多宝路了。做生意自然要广开财源,宝源路、宝华路和多宝路的路名也都含此意。
“改革开放以后,广州迅速地形成各种集散市场,不仅在全国有名,在亚洲乃至世界都占有份额,这跟当年的商贸模式可谓是一脉相承的。像十三行一带,以十三行路为中心,故衣街、豆栏上街、和平东路、打石街、装帽街、长乐街、兴隆北街等,共同形成了一个服装批发物流商业圈。早上6时开档,下午两三点钟收档,每天进出货物上千吨,人流量达10多万人次,其辐射力远达世界各地。可以说商贸基因、形态一直都在,只是行业有不同而已。”韩礼强调道。
因广州水路发达,有很多码头,除了外贸,也很适合做其他买卖,而且作为大都市,各种物产材料需求量很大。
珠玑路:原来叫珠巷和三角市大巷,也是十三行时期卖各种珠子的地方,在民国时期扩建成珠玑路,其实取珠巷的“珠”字再加“玑”字作为路名,跟南雄的珠玑巷没有关系。
新闻热线:法务部邮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覆盖情况反映热线:
从小就在十三行一带长大的广州历史背景和文化研究者韩礼也表示,到上世纪30年代,十八甫还有很多做生丝、丝绸生意的。韩礼的爷爷韩绍康有“岭南名针”之美誉,当年他的中医馆就在冼基路上,距离孙中山的东西药局几十米远。